離開舊鐵橋溼地教育園區」並在「志工小棧」用完午餐...,
我們來到臨近「三和瓦窯」參觀。

走上這座磚頭造的橋,回望舊鐡橘這景色還真不錯..,
前面就是「三和瓦窯」
很古樸的「磚賣店」,
店裡的東西我以為是擺設參觀的創意作品,
其實都有販賣哦!





3


4


5



話說這不起眼很容易讓人錯過的「三和瓦窯」,它可是一座
3級古蹟,被高雄縣政府列歷史建築百景第二十名,也是南台灣碩果僅存的一座最古老完整的瓦窯廠。
 

6


7


8


9


高雄縣瓦窯業由於有汲水方便的高屏溪,且土質細緻沒有雜質,濕度黏度恰到好處,燒出的磚瓦不過水,
且具有燒薄瓦、油面磚、厚尺仔等比較高級建材的技術,在市場上最受歡迎。

10


11


12


 

傳統的窯燒從印瓦、疊窯、到燒窯,製作過程繁鎖細緻。以製磚為例,先挑選製磚原料的黏土,經黏土輸送帶送進製磚機製造生坏,經3星期至1個月陰乾後入窯,先後以木材和稻穀燒窯,使窯溫平均在攝氏1千度以上,日以繼夜連續悶燒80天,再取出「凍露水」冷卻30天,整個過程長達130天左右,經過慢工出細活,品質極佳。

13



14


15


16


17


「三和瓦窯」
目前到還是用最古老的窯燒,燒製土埆磚、紅磚以及屋瓦,主要生產紅瓦、清水磚、火頭磚、
土埆磚
六角磚、燕尾磚、油面磚及壁磚,花格窗有柳條、金錢、龜型、梅花等,民俗陶器有油罐、筷子籠、
花器等。
磚瓦,每項產品都充滿濃濃的傳統風味。

 18


19


20


21


台灣傳統民間建築的建材多以磚瓦為主,隨著鋼筋混凝土及鋼骨結構成為建築主流,紅瓦厝、三合院
己不見興建了,瓦窯業市場急速萎縮風光不再,整個南台
灣也只剩下「三和瓦窯」
守著傳統。市場極小,
生產的磚瓦多供作傳統式建材與古蹟、古厝和廟修繕之用,只能慘澹經營,極為吃力。

22


23


24


近幾年「三和瓦窯」勞委會輔導補助並結合縣政府的觀光動線,再搭配文化傳承與空間改造計畫,
三和瓦窯廠目前正朝向「休閒、產業、文化、教育」等目標來經營。

25


26


27

政府多元就業方案的協助下,三和瓦窯進行計畫性的志工培訓工作學習磚雕創作,將傳統建材變身為生活工藝。



28


也很鼓勵遊客和居民到三和瓦窯」(會有專人導覽)並配合學校、團體機構的需求,提供磚瓦文化教學,
增加大家對燒窯技術的認識。

29



30


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說:「在西方窗戶是窗戶,它放進光線和新鮮的空氣;但對中國人來說,它是一個畫框,花園永遠在它外頭。」  



31


32


33



我們期望磚瓦、窗花可以融入建築設計裡,讓建築增加一些古典元素;
我們期望新的創意可以應用到活美學之中,讓生活中注入一些古典工藝的優雅; 
們期望這南台灣僅存的一座,歷經歲月淬煉最古老完整的窯廠「三合瓦窯」,
可以延續傳統與現實來拔河,可以代代相傳讓古老文化永續發展。


34


35


三合瓦窯:高雄縣大樹鄉竹寮村竹寮路94號 ,<=連結可點入


電話:07-6512037

鐵路:搭乘西部幹線往南的方向至九曲堂站下車,步行約 20分鐘即可抵達。

公路:高雄火車站搭乘往佛光山的高雄客運,在蓬萊新村站下車
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即可。
開車:國道10號的嶺口交流道下,往大樹方向走台21線。
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下,走縣道186可接台21線。

 (以上部分摘自高雄縣政府觀光交通處)

延申閱讀:舊鐵橋溼地教育園區」VS.「志工小棧」

~  謝謝大家支持賞圖  ~

後記: 
米亞發現有格友去拍了..,有去拍的朋友..,記得通知一聲唷,米亞會設連結到文章裡,讓大家都看得到.

Chicheplayl: 高雄舊鐡橋,偉大的志工,加油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米亞愛攝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6) 人氣()